時間:2025-04-24 14:52 來源:中國廣告網 閱讀量:12710 會員投稿
汽車芯片淘汰賽宣告開啟,往后汽車芯片市場或僅3家主導企業領航
在新能源汽車與智能駕駛于中國市場加速普及的當下,全球汽車芯片廠商迎來廣闊市場空間。當前,汽車芯片市場參與者眾多,國際巨頭與本土企業同臺競技,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繁榮景象。然而,伴隨汽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車企對芯片供應商的要求也水漲船高。業內人士普遍預判,隨著車企淘汰賽的推進,芯片供應商的洗牌也在加速?!吨袊洜I報》記者近期采訪汽車芯片相關企業,探尋行業未來發展走向。
地平線創始人兼 CEO 余凱指出:“整個智駕行業即將進入快速收斂的新階段。每年數十億資金投入、千人以上高端人才團隊需求,以及更快的研發和技術迭代節奏,對車企和智駕創新企業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芯擎科技創始人、董事兼 CEO 汪凱直言:“芯片研發投入巨大,未來汽車座艙芯片和智駕芯片企業,不會超過 3 家?!?為旌科技 CEO 鄭軍也持相同觀點,他認為中國汽車芯片領域經過洗牌,最終可能僅剩三四家企業。
自動駕駛技術的持續迭代,正推動汽車芯片市場迅猛發展。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 1286.6 萬輛,同比增長 35.5%,且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對智能芯片需求旺盛。智駕技術的成熟與市場關注,讓產品力和用戶體驗成為競爭關鍵,芯片企業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汪凱表示,汽車發展從電氣化起步,邁向智能化,智能化又分為智能座艙興起和自動駕駛探索兩個階段。隨著智能駕駛功能普及,汽車對芯片的數量和性能要求不斷提高。智駕平權雖帶來車輛價值提升、駕駛舒適度增強和安全保障升級,但目前市場上的智駕系統大多處于 L2、L2 + 或 L2++ 級別。這一輪智駕平權,為車廠、民眾和芯片公司帶來新機遇。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國產車規級芯片自給率低,關鍵領域被國際巨頭壟斷。如今國內巨頭紛紛入局,國產芯片企業憑借供應鏈安全、成本控制等優勢,獲得更多合作機會,國產替代前景廣闊。納芯微創始人王升楊表示,中國芯片產業雖在汽車市場占比僅 10% - 15%,但增速快、品類覆蓋漸全,在模擬芯片領域已具備與國外企業競爭的實力。速騰聚創 CEO 邱純潮認為,激光雷達發展最終是芯片能力的競爭,芯片廠商大有可為。
當下,全球和國內汽車市場競爭焦點已從電動化轉向智能化,汽車智能化市場前景廣闊。但業內人士認為,汽車市場品牌眾多,最終留存的企業有限,芯片企業格局也將如此。汪凱指出,汽車行業競爭主體多樣,國內外車企都在經歷整合,市場容量有限,競爭激烈,這必然帶動產業鏈變革。芯片產業從單一 MCU 發展到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芯片,廠商發展也將從百花齊放走向高度集中,未來預計僅有 2 - 3 家企業占據主導地位。
鄭軍強調,芯片領域對規模效應依賴極強,供應鏈端量大才能降低成本,行業企業數量減少后,上下游才能在銷量和客單價間達成平衡。輕舟智航聯合創始人于騫也表示,如今主機廠更看重供應商的大規模交付實戰經驗,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和安全性需通過大規模交付驗證。
汪凱透露,芯擎科技正致力于滿足市場需求,在智能座艙系列解決方案中,基于芯片矩陣提供多種組合,適配算力需求。目前,芯擎科技優先與有競爭力、能大規模采購的企業合作,已與國內實力車廠和大眾達成合作,并跟隨合作車廠布局全球市場。未來,還計劃與日系、韓系車企合作。汪凱強調,卓越的產品質量是在國內外市場競爭的關鍵 。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