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4-21 00:44 來源:中新網上海 閱讀量:16185
近日,斯坦星球ideaLab主辦的“不止于代碼:AI時代青少年的跨界創造力”科創成果展示活動,在上海市黃浦區的斯坦星球青少年科創實踐基地順利舉行。活動吸引了眾多學員、科技少年及家長參與,旨在引導青少年從知識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探索者,著重培養其創新能力,使其學會發現問題、定義問題和解決問題。
此次活動邀請了多位科創領域的知名教授與專家,他們圍繞AI時代青少年科創教育的方向與培養路徑發表了重要演講,從理論和實踐層面為青少年科創教育提供了寶貴見解。同時,專家們為斯坦星球優秀科創學員頒發了明星學員獎項,對他們在科創領域的努力與成果給予高度肯定,并鼓勵他們繼續投身科創,勇于探索。
活動開場,斯坦星球創始人崔顯耿發表致辭。他表示:“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人工智能的崛起顛覆了許多傳統路徑,這一代孩子既生活在美好的時代,又面臨著諸多挑戰。斯坦星球及ideaLab事業部將繼續與家長攜手,培養孩子主動學習、學會學習的能力,引導他們在興趣驅動下找到熱愛的領域并深入探究,為孩子打造更符合未來趨勢、滿足社會需求的學習方式,培養他們的核心能力。”
活動現場,家長與孩子們與嘉賓一同參觀了斯坦星球青少年科創基地,沉浸式感受前沿科技魅力。在AI科技作品互動體驗區,各類創新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孩子們通過親身操作,深度體驗了斯坦星球優秀學員在科創領域的課題成果與優秀作品。
本次活動邀請到在科創教育領域深耕多年的向世清、吳曉峰及古曉宇。
向世清是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也是國內科創領域有影響力的專家之一。他以《新時期創新英才的培養路徑》為主題,分享了自己的獨到見解。他指出,進入AI時代后,知識獲取變得輕而易舉,但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愈發關鍵。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學習內容,分辨哪些知識該深入鉆研,哪些可以適當弱化。當下的學習重點應放在真正理解知識,而非單純追求死記硬背。
吳曉峰是復旦大學副教授、復旦大學電子學博士、雙博士后,也是復旦創新創業學院首批受聘教師、創業項目導師及創新項目導師。他帶來了《AI時代的青少年思維革命: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創造》的演講,探討了AI時代青少年思維的深刻變革,以及如何從信息消費者轉型為創新生產者。他指出,傳統教育按學科劃分,課程板塊獨立,學科間缺乏融會貫通,難以引導學生將不同學科知識相互運用。如今,信息獲取渠道大大拓展,知識背后的學習方法、思維模式和應用能力才是真正的“硬實力”。
古曉宇是科創教育、機器人比賽、車輛競速模型資深輔導老師,曾獲創新大賽、明日科技之星、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優秀教練,輔導學生獲得多個一、二、三等獎等賽事獎項。他以《未來的教育邏輯是“創新”而不是“追趕”》為題,探討了科創教育的新方向。他分享了所在單位協助多所學校部署本地AI工具,以及語文老師利用AI編程開發課間小游戲的案例,指出未來教育應打破領域界限,鼓勵學生借助AI拓展能力邊界。
在學生代表項目交流環節中,多位斯坦星球ideaLab優秀學員分享了他們的科創案例。來自上海市彭浦第四中學的戚同學設計了一個科普裝置,成功模擬了編鐘演奏的交互式體驗系統。董同學則分享了《公共交通愛心專座友善體型裝置》項目,旨在解決生活中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愛心專座被占用的問題。
隨后,到場科創專家們與斯坦星球的老師們為這些優秀學員頒發了明星學員獎項,鼓勵他們在科創領域的探索精神與優秀成果。
據悉,斯坦星球本次科創成果展示活動不僅為青少年搭建了展示科創才華的平臺,也為家長和科創教育大咖們提供了交流AI時代教育理念的契機。未來,斯坦星球將持續開展此類活動,助力更多青少年在科創領域探索前行。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