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4-21 13:05 來源:華商網 閱讀量:13311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沒有哪種預防性衛生干預措施,比疫苗免疫更具成本效益”。
4月19日至20日,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主辦的2025年疫苗與健康大會在武漢召開。近年來,中國疫苗產業迎來哪些歷史性跨越?我國免疫規劃取得哪些成效?如何提升接種服務,為百姓帶來更多健康“獲得感”?政府部門、醫學專家等近3000名行業代表展開深入交流。
——中國疫苗行業向全球產業鏈高端邁進。
國產HPV疫苗、埃博拉疫苗等重磅產品相繼問世;13價肺炎結合疫苗、帶狀皰疹疫苗等成功研發;多款疫苗通過世界衛生組織預認證,惠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記者從大會上了解到,中國疫苗行業正向全球產業鏈高端邁進。
“從滿足國內需求到服務全球公共衛生,中國疫苗產業迎來歷史性跨越。”湖北省衛生健康委主任王云甫說。
與會專家分享,近年來,全球生物技術不斷突破,疫苗研發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mRNA、納米遞送系統、病毒載體等新型技術不斷涌現,極大提升疫苗研發效率與免疫效果。
科技的進展固然喜人,安全的底線不容馬虎。如何筑牢疫苗安全底線?
——我國免疫規劃工作成效顯著。
2000年實現無脊灰目標,2007年以來無本土白喉病例報告,2012年消除新生兒破傷風,5歲以下兒童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從1992年的9.67%降至2020年的0.3%;我國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維持在90%以上,目前每個鄉鎮至少有1家預防接種單位……
近年來,我國強化免疫規劃工作法制化和規范化建設,完善預防接種服務網絡,提升疫苗流通信息和冷鏈管理水平,疫苗可預防疾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健全公共衛生體系,促進社會共治、醫防協同、醫防融合。
“大會積極響應落實健康優先發展戰略部署。”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李斌表示,今年大會主題為“優化拓展疫苗免疫服務”,旨在堅定落實預防為主方針,推動優化疫苗免疫服務體系,以更優質、更普惠的疫苗服務守護全民健康。
據介紹,在湖北省,“為14歲女生提供免費自愿接種2劑次2價HPV疫苗”被納入民生實事;全省推進智慧化預防接種門診建設,物聯設備支持身份證讀取功能;將接種證納入新生兒出生“一件事”聯辦,新生兒建檔率與接種及時率進一步提高。
——讓疫苗服務更普惠、更智能。
有專家指出,我國免疫規劃工作取得長足進步,但與國際共識相比仍有差距,還需進一步提質擴容。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李群建議,要繼續維持高水平接種率,動態優化免疫策略,維持高監測敏感性。
大會釋放多重重要信號:有關部門正積極研究動態調整國家免疫規劃政策,有望優先推動疾病負擔重、成本效益高的疫苗納入規劃;部分省份有望試點醫保個人賬戶支付非免疫規劃疫苗費用,減輕疫苗接種經濟負擔;電子接種證跨省共享、AI智能接種服務、大數據疫苗庫存管理等一批智慧應用加速落地。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中心主任尹遵棟表示,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幫助下,可使疾病監測及預測預警更為便捷和準確,未來還可通過大數據精準評估疫苗保護效果。
從防控傳染病到拓展全生命周期保護,從科技賦能到醫防協同,中國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創新的思維,書寫免疫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正如與會專家所言:“讓每一支疫苗都成為健康的守護者,讓科技創新成果惠及千家萬戶。”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