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20 15:13 來源:人民網 閱讀量:14815
中國移動支付迅速發展、加快滲透,在降低交易成本、推進普惠金融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也衍生出部分老年人以及境外來華人員不適應、不習慣等問題。
自《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印發以來,多方積極響應,一系列優化舉措正在落地。
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全國最大的空海港入境口岸,是中國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3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在上海召開在滬金融機構優化支付服務推進會。目前,上海市優化支付服務已取得積極進展,機場、車站、星級酒店、重點商圈等重點場景的外卡受理覆蓋率、支持外卡取現的ATM覆蓋率持續提升。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張青松表示:“上海是外籍來華人員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在進博會支付服務保障方面積累了良好的經驗,希望繼續發揮示范帶頭作用,讓更多的支付便利化舉措落地見效。”
中國銀聯以“全域、全場景、全解決方案”為目標,率先投入30億元資金,用于重點城市、重點場景的受理終端改造、標識布放、宣傳推廣等。同時撬動支付行業各方共同投入資源,通過提供刷卡、掃碼、手機Pay、ATM取現等綜合支付解決方案,推動移動支付、銀行卡、現金等支付方式并行發展、相互補充,將覆蓋全國41個重點城市、8大類26個高頻支付場景。
多家商業銀行通過適老化改造、創新產品、完善英語版APP等舉措提升支付服務水平。工商銀行在小額掃碼方面創新產品,改善境外來華人士掃碼支付體驗;在現金兜底方面,協同做好外卡取現及零錢包服務,滿足境外來華人士多元支付服務需求。交通銀行將進一步完善個人手機銀行APP英文版功能,提升業務受理能力與移動支付便利度,今后還會開發日語版、韓語版等。郵儲銀行將通過“一縣一商場”活動,為消費者使用拍卡等非接支付給予優惠,培育城鄉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使用非接支付習慣。
在移動支付體驗方面,第三方支付平臺通過簡化操作流程,更好服務老年人群體和境外來華人員。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